中考化学最易扣分的120道题
1.化学变化研究的对象是物质,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。( √ )
2.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其他物质生成。( √ )
3.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是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有物理变化,物理变化中不一定伴随有有化学变化。( √ )
4.凡是有发光、放热的变化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。( × )
5.物质的性质分为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,它们的区别是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。( √ )
6.闻气体时应该小心,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,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。( √ )
7.物质的变化、性质、用途之间的关系是性质决定变化,变化反映性质;性质决定用途,用途体现性质。( √ )
8.与集气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一般是毛玻璃,使用时应将玻璃片的毛面向上盖好集气瓶。( × )
9.熄灭蜡烛后,从烛芯会冒出白雾。( × )
展开剩余93%10.与吸入空气相比,呼出气体中氧气和水的量减少,二氧化碳的量增多。(×)
11.一般情况下,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,按质量计算,氧气约占21%。( × )
12.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,弹簧夹没夹紧,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。( √ )
13.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,会观察到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雾。( × )
14.氮气难溶于水,不可燃,可以作保护气、制造硝酸和氮肥、作制冷剂。( √ )
15.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,例如空气、冰水混合物。( × )
16.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是无色无味的。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,利用的是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。( × )
17.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:二氧化硫、二氧化氮、二氧化碳、可吸入颗粒物、PM2.5和臭氧等。(× )
18.空气中敞口放置的饼干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。( √ )
19.在标准状况下,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,液态氧和固态氧也是无色的。工业生产的氧气,一般加压贮存在蓝色的钢瓶中。( × )
20.水中生物可以存活下来,说明氧气是易溶于水的气体。( × )
21.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,证明该物质含碳、氢、氧三种元素( × )
22.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(如钠原子和钠离子)核外电子数相等( × )
23.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,但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( √)
24.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(× )
25.Ca2+中的“2”表示一个钙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( √ )
26.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,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(×)
27.分子、原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,而离子不是( × )
28.“酒香不怕巷子深”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,温度越高,分子运动速率越快。( √ )
29.热水瓶的瓶塞常常被冲开,是因为受热时分子的体积变大。( × )
30.分子可分,原子不可再分。( × )
31.蒸馏水中不含有害杂质,因此多喝蒸馏水有利身体健康。( × )
32.明矾吸附杂质和活性炭吸附杂质的原理是一样的。( × )
33.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,一方面要节约用水,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。节约水资源就要提高水的利用效益( √ )
34.自来水常见的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、过滤、吸附、消毒、蒸馏等。( × )
35.通过过滤可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,过滤的方法也是常用的固体、液体的分离方法。( √ )
36.活性炭吸附只能吸附水中的不溶性杂质,发生的是物理变化。( × )
37.硬水是含钙、镁离子的水,要降低水的硬度,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,实验室常用蒸馏的方法。( × )
38.电解水时,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,通过电解水实验可知:水由氢、氧元素组成,由氢、氧原子构成。( ×)
39.单质一定只含一种元素,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。( × )
40.单质和化合物的本质区别是该纯净物是否由多种元素组成。( √ )
41.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,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。( × )
42.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,不适用于物理变化,化学变化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。( √)
43.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生成的物质(如气体)有无遗漏,利用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,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。( √ )
44.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,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,因此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。( × )
45.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,说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、氢两种元素,可能含有氧元素。( √ )
46.我们肉眼看得见的宏观变化,实际是因肉眼看不到的微观变化引起的,在化学反应前后,原子的种类、数目、质量均保持不变,因此质量守恒。( √ )
47.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,试管内物质的总质量会增加。( √ )
48.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:2Fe+6HCl===2FeCl3+3H2↑。( × )
49.化学反应前后,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,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。( √ )
50.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则: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;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。( √ )
51.金刚石、石墨、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,因为它们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,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。( × )
52.一氧化碳、单质碳都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,如可燃性、还原性。( √ )
53.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,是因为石墨质软,颜色为深灰色,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,所以用墨书写的文字可以长时间保存。( √ )
54.木炭、活性炭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碳,因为它们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,都具有吸附性。( √ )
55.C60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物质。( × )
56.碳和二氧化碳、一氧化碳都能反应,我们用闻气味的方法能够区别CO2和CO。( × )
57.确定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时只需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。( × )
58.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或燃着的木条。( × )
59.扑灭电器、图书档案等火灾最适宜的灭火器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。( √ )
60.点燃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会熄灭,证明该无色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。(× )
61.为了减少大气污染,方法之一可以是火力发电厂采取加高烟囟的办法。(× )
62.为了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,人类应更多地开发和利用太阳能、风能、地热能等新能源。( √)
63.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,节约了人力成本,大大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。(× )
64.为了安全起见,进入发生事故的煤矿矿井时要先进行灯火实验。(× )
65.夜晚发现液化气泄漏时要立即开灯检查,并尽快打开排气扇,以排出室内的可燃性气体。( ×)
66.物质燃烧需要达到三个条件:(1)可燃物;(2)氧气(或空气);(3)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(也叫着火点),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。( √ )
67.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,可燃物就能燃烧。( × )
68.扑灭图书、档案、贵重设备、精密仪器等的失火应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。( √ )
69.工厂锅炉用煤常加工成粉末状,增大了反应物的接触面积,目的是减少煤的浪费,节约能源。( √ )
70.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需要用火柴引燃,所以这是一个吸热反应。( × )
71.铝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,说明铝的活泼性不强。因为铜的活动性不强,所以铜不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得到金属银。( × )
72.氧气用于炼钢,目的之一是除去生铁中多余的碳和其他杂质。( √ )
73.室温下,1 g镁与1 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 g。( × )
74.可以用稀盐酸比较镁、铁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,也可以用稀硫酸来鉴别黄金和铜。( × )
75.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,合金、合成纤维、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。( × )
76.地壳中的金属资源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。( × )
77.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更高,所以钢的硬度高于纯铁,镀铜铁制品也是一种合金。( × )
78.合金比组成它的每种金属的硬度大,因此通常用铅锑合金来作保险丝。( × )
79.用铜而不用银作导线,是因为铜的导电性比银好。( × )
80.置换反应中存在化合价的变化,凡是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。( × )
81.溶液一定是无色的,凡是均一、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。( × )
82.饱和溶液是指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。( × )
83.一定温度下,往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氧化钙,溶质、溶剂的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改变。( × )
84.用20g氯化钠和100g水配制的120g食盐水,其溶质质量分数为20%。(× )
85.把一定量的食盐放入水中,得到溶液的质量与食盐和水的总质量一定相等。(× )
86.KNO3中混有少量NaCl,可采用降温结晶法提纯KNO3。( √ )
87.20℃时氯化钠溶解度是36g,将30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,得到80g溶液。(× )
88.可以用水可以鉴别氢氧化钠固体与硝酸铵固体。(√ )
89.固体的溶解度与温度、溶质、溶剂的质量有关。一定温度下,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,则其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。( ×)
90.某饱和溶液升高温度之后,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变。( × )
91.酸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,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,所以二氧化碳是酸。( × )
92.碱性溶液遇酚酞溶液变红。( × )
93.盐酸具有挥发性,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后,瓶口会出现白烟。( × )
94.浓硫酸具有吸水性,在实验室中常用它作干燥剂,但不能干燥氨气等碱性气体。( √ )
95.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,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。(× )
96.稀释浓硫酸时,应将浓硫酸注入水中,并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。( √ )
97.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在皮肤或衣服上,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,然后再涂上硼酸溶液。( × )
98.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氢离子,所以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质。( √ )
99.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,刚开始主要发生的反应是:Fe2O3+2H2SO4===2FeSO4+2H2O。( × )
100.酸能与金属氧化物、碱、盐发生复分解反应。( √ )
101.将氯化钡溶液滴加到某溶液中。出现白色沉淀,说明该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(×)
102.粗盐经过溶解、过滤、蒸发等处理后得到的是纯净的氯化钠固体。( × )
103.小苏打可以用来治疗胃酸过多,但是胃溃疡患者应慎用。( √ )
104.将白色硫酸铜粉末露置在空气中变蓝色,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。( × )
105.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,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。( × )
106.碳酸钠是一种白色的固体,它的俗称是纯碱、小苏打。( × )
107.石灰石、大理石可以作补钙剂。( × )
108.向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和稀HNO3,产生白色沉淀。该溶液一定是稀盐酸。( × )
109.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:CuSO4+2NaOH=Cu(OH)2↓+NaSO4。( × )
110.由金属离子(或铵根离子)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称为盐。( √ )
111.多吃水果、蔬菜可补充人体需要的维生素。( √ )
112.人类所需的六大营养素中只有糖类、油脂能为人体提供能量。( × )
113.香烟的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,大量吸烟能使人中毒死亡。( √ )
114.有人认为,食品添加剂对人体都有害,所以要禁止生产和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剂。( × )
115.糖类是人体内的主要供能物质,最终会变成葡萄糖,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,同时放出能量。( √ )
116.若人体内缺乏维生素A,会患坏血病;缺乏维生素C,会患夜盲症。( × )
117.维生素在人体内的需要量很小,但它们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、预防疾病、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,多数只能从食物中获取。( √ )
118.黄金搭档可以补充钙、铁、锌、硒等微量元素。( × )
119.人体缺少必需的微量元素会得病,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多吃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充剂。( × )
120.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,主要存在血液中。( × )
点击图片保存打印
发布于:江苏省散户炒股怎么加杠杆,线上股票配资炒,股票杠杆平台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